[吴岩] 拉里·尼文和他的科幻小说
拉里・尼文和他的科幻小说
1995 第10期 - 环球邮箱
吴岩
1994年夏,本文作者在美国拜访了五获雨果奖、一获星云奖的科幻大师拉里・尼文。遗憾的是尼文先生的小说至今没有中译本,读者朋友只有通过《名家・名著・名画》的点滴介绍来窥一斑。随着中国科幻市场的不断拓展,外国优秀的科幻小说会不断介绍到中国。那时,读者朋友才可大饱眼福。
栏目主持人:小菀
美国作家拉里・尼文原名劳仑斯・范・寇特・尼文,1938年4月30日生于洛杉矶一个石油富商的家庭。尼文在好莱坞有钱人居住的贝弗利山上长大,后就读于桑塔・巴巴拉的全日制寄宿学校。1956年,他成为加州理工大学的学生。1962年,他又在堪萨斯州的沃什波恩大学获得数学学士学位,同时辅修了心理学专业。他回到加州大学工作了一年,也在社会上干过托管金方面的业务。1963年,他辞去职务,报名参加了一个写作训练班,并最终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专业创作道路。
尼文的第一部短篇小说《最冷的地方》是寄给波尔主办的《假如》杂志的,很快,他的更多的短篇寄到了波尔名下。1967年,他的小说《中子星》获得雨果奖后,他在文坛上的地位日渐提高,长篇小说《普塔瓦斯的世界》(WORLD OF PUTAVUS)出版的同年就获得了雨果奖提名。1968年,8部关于已知世界的短篇小说收入作品集《中子星》中,这个集子以其神奇的魅力和引人入胜的科学内容而成为畅销书。但是,尼文的真正声誉,还是来自他创作的“已知世界”(KNOWN SPACE)传奇系列。
“已知世界”是一个离我们的总星系轴心33,000光年之外的一片星团,其中有人类的母亲星球。尼文的多数故事发生在700―800年之后的未来,那时,由于人类的边疆拓展,“已知世界”的直径已达60―70光年。在那样的年代里,地球繁殖力委员会施行严厉的生育政策,使得全球人口稳定在180亿左右。这是一个技术奇迹的时代,叫做“传递室”的东西可以将人瞬间传送到其它地方,器官替换和增寿药物可以使人类寿命大为延长,超空间旅行使得星系之间的贸易充分展开,“土地成形术”使人类可以重塑地球表面,“静滞场”(STASIS FIELD)则可以使时间突然停止流动……小说《普塔瓦斯的世界》讲述的是生活于距今15亿年前的奴隶种族是如何被从静滞场中释放出来,进入了我们的时空的传奇。《在核心》的主角是一种称为玩偶人的高技术、但个性怯懦的生物,他们没有脑袋,却有三条下肢,像个半人半马怪。由于穿着有两条样子像海蛇的袖子的衣服,他们被形象地称为玩偶人。在小说中,一个地球人被送入超空间飞船,到达总星系的中心,他发现在那里百万个恒星即将卷入一场链式的大爆发,变成超新星。这个巨大的变化造成的灾难会在30,000年之后到达“已知世界”,所有受到惊吓的种族都开始行动,朝星系的外围逃亡。
“已知世界”系列中最重要的长篇小说是《圆环世界》(RING WORLD),这部作品使尼文获得了1970年的星云、雨果大奖,并使他成为硬科幻领域中的最好作家。
《圆环世界》开始于玩偶人已经远离家乡200年之后,一个叫奈萨斯(NESSUS)的玩偶人由于具有地球人的勇气,而被同类看成是个精神病人,他决定乘坐飞船回到“已知世界”进行探险。奈萨斯选择了当时已经200岁的中国人露易斯・吴(LOUIS WU)为自己的探险伙伴,他们的目的地就是刚刚被发现的巨大环状生命维持系统――圆环世界。这是一个半径为9300万英里,相当于在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的圆环世界,它围绕自己的轴心――一颗黄矮星(YELLOW-DWARF SUN)不断地转动,以产生人造重力。圆环的内部可居住区为6亿英里长、1百万英里宽。由于内部可居住地区永远朝向太阳,无法产生夜晚,于是便有了在太阳和圆环之间的一些浮动的长方体,用来阻挡阳光,轮流为内表面制造人工黑夜。奈萨斯和露易斯・吴找到了另外两个协助完成探险的伙伴,他们是凶猛的猫科外星人“对动物讲话者”和地球女性提拉・布朗。提拉是地球生育控制计划中少有的胜利者,她家连续六代得到了生育彩票,可以延续种族,她被看成是一种具有幸运基因的人。探险者们在圆环世界看到一个衰落的文明,已无法理解他们的祖先到底如何创造了这样的巨大圆环。圆环世界的存在本身已经成了一种宗教,居民们还在膜拜早已死亡的圆环世界的建造者“工程师”阶层。他们甚至把每天在太空中升起的圆环的另一侧称为“苍拱”,认为这是了不起的神迹,是人与天神订立契约的证明。
《圆环世界》似乎证明了克拉克的一条定律:“任何充足发展的技术都与魔法无异。”只是尼文在这样的定律后加上了一条推论:“任何充足进步的技术都与自然本身无法区分!”圆环由于建造得太好,以至无法使人承认它的人造性质。小说的文化韵味浓厚,就连露易斯・吴这样曾经从太空中以“神”的视野观察圆环、知道圆环运动的人,也无法抗拒当地人对“苍拱”的宗教解释,他也将这个世界理解成一个自然的、由全能的上帝所策划的结构。正因为如此,露易斯・吴才错将陨石坑当成了火山。尼文似乎是这样的作家,他认为对那些从自然中获取动力以丰富人类生物的造物,的确应该顺从和崇拜。小说还恰如其份地提出了圣洁的问题。
《圆环世界的魔术师》出版于1979年,这是在圆环世界读者的热情要求下写作的续集。小说讲述露易斯・吴在最初探险的20年后,发现了圆环世界轨道的不稳定性。这部作品明显地比原作失去了推动力,情节的设计好像是专门为露易斯・吴发现技术奇迹制造的借口,它还回答了许多前书中模糊不清的问题:浮动城市为什么会下沉?吃超导体的细菌来自何方?圆环内部的喷气和排水系统将怎样工作……这看来像硬科幻作家常作的游戏。
另外,尼文的作品还有《上帝眼中的微尘》、《轻浮的月亮》、《失去魔法》等。
尼文的主题无论是在科幻小说还是幻想小说中,都非常明显,不是技术的恶毒而是它的滥用;不是不可避免的堕落,而是在人类激情的诱导下与自然的和谐平衡。不管最后使用什么力量,魔法也好、技术也好、信仰也好、科学也好,重要的在于我们的小心谨慎。主人公瓦洛克表达过这样的意思,世界属于上帝也好,属于人类也好,没有谁可以从道德的责任中逃脱。我们的祖先选择依靠技术生存,这不是一时兴趣,更不希望在技术的进步中引入邪恶的魔鬼。